处暑,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
“处”的本义是“止息”“停留”的意思。
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处,止也。”
“处暑”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,暑气开始消退。
“三暑”与“三伏”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,在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:暑天来,伏天到;伏天消,暑将尽。
二十四节气有“三暑”,即小暑节气、大暑节气、处暑节气,按顺序分别为初暑、中暑、末暑。
“三暑”中间还夹一个“立秋”节气,立秋之后才是处暑,酷暑时间比较长。
“三伏天”涉及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四个节气,到了处暑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。
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。
处暑节气虽然还是热,但气温已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。
天文历法
处暑,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向(戊位)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,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。
处暑当天,太阳直射点已经由“夏至”那天的北纬23°26′,向南移动到北纬11°28′。
此时,如果夜晚观北斗七星,会发现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西南方向。
处暑的到来,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。
处暑,意即“出暑”,高温将退场。
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、太阳辐射减弱、副热带高压南退,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,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。
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,这期间天气虽仍热,但已是呈下降趋势。
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了,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
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。
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: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;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小露锋芒。
处暑节气后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,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、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。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,往往在处暑尾声,再次感受高温天气,这就是短期回热天气“秋老虎”。
每年“秋老虎”的时间长短不一,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。
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,但又向北抬,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、日照强烈、气温回升。
处暑节气后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,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。
处暑节气期间是华南雨量分布由“西多东少”向“东多西少”转换的前期。
西南和华西地区,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,加之山地的作用,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。
进入9月,中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,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,它是中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。
在冷高压的控制下,形成下沉的、干燥的冷空气,中国北方的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区雨季(“七下八上”)结束。